
建筑業作為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,一直備受國家的重視,因此建筑業發展趨勢未來如何也是頗受期待,那么我們知道去年的建筑行業總產值還是很可觀的,下面和湘楚建筑一起詳細的了解下,2019年建筑行業發展趨勢6大變化!
2019年建筑行業發展趨勢6大變化!
2018年上半年,全國建筑業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 94790.39 億元,同比增長 10.39%;完成竣工產值 40167.55 億元,同比增長 2.49%;簽訂合同總額 335377.82 億元,同比增長16.18%,其中新簽合同額 117401.92 億元,同比增長 9.64%;完成房屋施工面積 104.66 億平方米,同比增長 7.93%;完成房屋竣工面積 14.91 億平方米,同比減少 0.09%。
2019年建筑行業發展,未來針對經營環境及經營選擇兩個方面來:從經營環璄來看,會有以下6方面變化:
1、多元化與專業化
從房地產到基建,從國內到國外,從一域到全域,從 EPC 到 PPP,從單業態到產業小鎮、從賣樓到自持物業,建筑行業正在向多行業,多區域、多業務等多元化發展; 不難看到各建筑行業的頭部企業正在抓緊全面布局多元化的同時,也孕育了專業化的產生,各專業領域都需要專業化企業來提供服務,多元化及專業化的并存將讓行業發展走向 T 型發展的兩個不同縱深。
2、數據即能力
2019 年開始,大數據的應用正在將建筑與數據之間的天然多斷層變得狹窄而稀薄;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新一輪競爭,數據能力又再重新被定義,這一系列改變仍在繼續,數字技術也將不斷滲透到建筑的方方面面,徹底改變建筑與人、建筑與建筑的互動方式,在新的經濟模式中打破現實建筑與虛擬建筑的邊界。
3、金融能力及經營活力
過去一段時間,基于建設迅猛發展的現實,很多組織不斷依靠增速紅利尋找新市場、新資源、新機會,實現組織追求快速發展的目標;當這樣的速度開始降速或者減速時,金融能力及現金流將是評估企業優質度的重要指標; 這種更復雜與更長久的考驗,則需要企業能夠持續保持經營活力。
4、資質及企業信用體系
企業各種資質在建筑行業原來都是各種資質,國家近期不斷在弱化資質的重要性,通過企業信用評價來代替原來企業資質,通過區塊鏈技術未來的應用,企業信用將實現替代,這時,對企業經營要求的原則及企業風控體系的建立要求提升。
低價中標要有履約保險及質量保險等方式,引入第三方服務,來加強監管及責任,原來想通過拿到項目再找補或不履約等方式已經不能行通;如何通過合理利潤實現企業經營將成為企業重要考量?
5、勞務及生產關系改變
勞務人員的老齡化及人口紅利的過去,讓我們看到建筑行業原來的低成本已經不復存在,從 2019 年開始,勞務需要進入社保體系,原有勞務成本及勞務收入保障方式上會更一步變化; 促進生產力提升,降低對勞務的依賴將成為未來建筑行業的思考; 工廠工業化及現場工業化將打破平衡并重新定義生產關系,成為改變勞務供給的重要途徑。
6、技術對傳統建筑產業的改變
BIM、GIS、云計算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3D 打印、物聯網、機器人等技術對傳統建筑行業將會帶來很大的變化,數字建筑將對建筑從設計、建造到運維全過程的數字化,將設計、業主、建造、供應鏈之間產生新的數據協同,將會有更高效、更精細、更協同的為建筑去服務。
自2013年中國提出“一帶一路”戰略之后建筑行業市場將走向國際化、 BIM更普及、裝配式建筑絕不是新概念、工程物聯網將會大大盤活工程建設加工制造行業,平臺化系統、數據可視化、移動工作流、可穿戴設備、全方位監控、勞務實名制。
2019 年經營選擇思考
連接共生
科特勒所言,把獨享當作目標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,包容性才是商品游戲的新主題。 在巨變的商業環境中,幾乎每個企業都在商業的各個領域建立了生態網絡聯盟,每個聯盟都力圖通過建立伙伴關系達到總體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。
建筑行業的價值鏈長,專業多,專業性強,各價值鏈的聯接關系比較粗放、簡單,任何一個企業在建筑行業不可能成為全才,任何一個企業都只是承擔了價值鏈部分一個角色,我們是否可以建立連接共生的新生態,形成共生共贏協同的生態體系,讓 1+1〉2,形成更大價值。
我堅持認為聯接比擁有重要,連接共生會帶來全新的價值格局。
創造價值,聚焦主業
在不確定性的環境下,需要企業更清晰自己的經營假設,更明確企業要為顧客創造價值,要推動行業進步,要為人類美好生活環境做出努力的價值取向;在保持原有專業服務能力基礎上,建立全面服務能力。
巨變的環境會帶來很多挑戰,但是同時也會帶來很多誘惑,如果僅僅是為了短期利潤,或者采用機會主義的價值判斷,會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。
并不是所有業務都適合每個企業,企業更需要聚焦主業,把主業做強,重構成本,讓產業本質更加回歸顧客價值,可以通過新技術、大數據來真正實現技術賦能,將技術+管理結合實現不可替代價值的路徑,就會形成主業聚焦。
標準及知識賦能
建筑行業以前是一個師付帶徒弟的傳統行業,很多的知識及企業財富并不是掌握公司,而是掌握在很多老工程師的經驗里面,但這種模式很難積累及快速培養人,企業缺少標準化也導致企業的生產無法建立標準,無法實現企業知識的積累,所以建立企業標準及知識體系,就能夠賦能員工,讓員工擁有知識,則意味著具有面向未來、不斷適應、不斷創新的能力。
業務轉型
地產行業已經全面進入白銀時代,傳統地產商也正在面臨轉型,中小地產商將很難存活,大地產商也在找尋新的業務替代; 建筑上下游產業影響較大,隨著地產業務的平穩,地產商也好,建筑商也好,從原來追求數量的增長到追求質量的增長,這需要實現企業轉型,不輪是產品外延找新的業務收入,還是核心業務的轉型,都會對傳統業務原有體系實現打破,新的利益格局將替代原有的利益格局,原來可以躺著掙錢的價值鏈也會隨之改變,實現企業業務轉型就成為建筑行業內公司必選路徑。
結束語
建筑行業占總 GDP 的 16%,對國家經濟影響力很大,面對總體量不再快速增長的新常態下,傳統業務及掙錢模式都將受到挑戰,原有的利益格局會發生變化; 雖然面對外部市場的不確定性,但建筑行業是國家支柱產業,也是一帶一路中國建造走出去的核心支撐,在建筑行業國進民退的 2018 年,國家加大了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,這也無疑給建筑民企點燃了希望,2019 建筑行業新趨勢非常值得期待。